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 外媒稱,滷雞肉本身就是一門科學,這是根據陝西一名34歲女博士撰寫的8萬字博士學位論文得出的。她試圖研究香料對肉類風味的影響。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4日報道,陝西師範大學博士生孫靈霞對《南方都市報》說,她對滷雞肉進行了兩年的研究,幫助為傳統食品的大規模標準化生產鋪平道路。
  通過比較加入八角茴香和沒有加入八角茴香的滷雞肉之間的區別,她得以通過量化滷煮的溫度、火力、加熱時間來控制風味。為保證實驗結果的一致性,她固定選用了廣西產的八角茴香,雞肉則是由河南的一家企業固定提供。
  孫靈霞只研究八角茴香是因為這種香料經濟實惠,比較常用,不管是燉煮雞肉還是豬肉都會用到。
  經過6次修改,5人答辯委員會在11月底一致通過了孫靈霞的博士論文,稱論文有助於如何使傳統菜餚更美味和實現更大規模化生產的食品科學研究。
  中國的網友戲稱這篇論文是“最美味的論文”。不過指導孫靈霞的一名教授以日本對麵包的研究論文為例,稱對食物進行科學研究很常見。
  這並非頭一次滷雞肉成為一篇論文的主題。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得克薩斯理工大學的一名碩士生撰寫了一篇論文,研究在全美各地超市購買的黑雞肉在未加工時、烤過和滷煮後的營養成分。2009年,北京工商大學一名碩士生的論文分析了德州扒雞的揮發性香成分。
  那麼,下一步呢?報道說,孫靈霞的導師陳錦屏教授要求她繼續堅持做應用研究,拿出八角茴香占多少,鹽占多少和其他調料占多少的具體配方來,進一步完善做出最美味燉雞這一目標。
  
  【延伸閱讀】 捷克留學生十年學中醫博士論文插圖妻子手繪
  原標題:捷克留學生十年學中醫博士論文插圖妻子手繪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新網成都7月2日電:“這本17萬字的博士論文,花了1萬多個小時,去中國很多地方進行調研,其中的人像及解剖插圖是我妻子手繪製作。”45歲的捷克留學生孫洋指著自己的博士論文說,在中國求學十年,能順利畢業離不開其妻子的支持與幫助。
  中學期間就開始接觸針灸和中醫的孫洋是捷克一名出色的針灸及中醫葯學家,併在捷克開辦了一所自己的中醫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中醫理論知識,10年前他不遠千里舉家來到中國求學。
  今年孫洋順利在成都中醫葯大學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學位,他還向記者展示其論文《李學川“針灸逢源”研究》,驕傲地說,“論文中的人物頭像及其解剖圖都是我內子手繪,她以前是老師,繪畫技術很好。”
  孫洋告訴記者,20世紀80年代,由於中國生產的針灸針在捷克奇缺,他開始自己手工製作針灸針,提供給其他在捷克的針灸醫生,並嘗試用針灸的方法給家人和親朋治病。
  “雖然我有很豐富的臨床經驗,但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深厚的理論知識。”孫洋告訴記者,國際上的中醫學書籍都是英文版,會有翻譯不准確的地方,為了更加準確深入地研究中醫,需要到它的發源地來學習。
  10年前,孫洋不遠千里舉家來到中國求學,為了攻讀5年的針灸學博士,此前在中國還準備了5年。孫洋說,學習針灸學並不容易,首先要剋服文字難關,要研讀中醫古籍,看古文還要自己學會斷句,很有難度。
  “中醫文獻理論研究,涉及中醫學、文字學、目錄學,很繁瑣,需要寬廣的知識面。”孫洋導師、成都中醫葯大學校長梁繁榮告訴記者,孫洋學習很刻苦,通過努力還是掌握了學習方法,研究也很深入,對一個外國人來講確實不易。
  “一開始,我們都很擔心他完不成博士論文,現在是多慮了。”作為孫洋的博士生導師,梁繁榮對其評價很高。同時,梁繁榮也希望即將回國的孫洋繼續致力於中藥學的國際推廣,在中醫葯的國際交流中多做貢獻。
  孫洋也表示,即使回到歐洲,以後還會經常回中國進行中醫葯的合作交流,“在歐洲,民間越來越信任中醫葯,現在有很多國家有法律承認中醫地位,我相信,中醫未來在歐洲會發展很好,在中國求學10年不會白費。”
  對於即將離開生活10年的中國,孫洋感慨,他和家人已經習慣了這塊土地,“我的3個孩子都在中國長大,2歲多的小女兒都長成12歲的少女。在中國有了歸屬感,反而回到歐洲感覺自己是外國人。”
  “這些年,我的家人給與了我很多幫助與支持,我平時忙於學習也沒時間好好陪他們。”孫洋表示,在即將離開中國之前,將帶著家人去旅游,多在中國留下一些美好回憶。(原標題:《捷克留學生中醫求學十年妻子手繪博士論文插圖》)
  (2014-07-02 22:33:01)
  
  【延伸閱讀】 博士8萬字論文論八角對滷雞肉影響 網友:實驗用多少雞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陝西師範大學的女博士孫靈霞的博士論文《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極其作用機制》。圖片來源網絡
  八角茴香(簡稱八角)與滷雞肉之間的關係,居然被寫成了一篇8萬字的博士學位論文。近日,陝西師範大學的女博士孫靈霞的博士論文《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極其作用機制》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這得用多少只雞才能成就一篇博士論文?”不少網友稱:“不愧是陝西吃飯大學,一道滷雞都能研究的這麼專業”,而這篇論文也被贊為最美味的論文。
  八角茴香和滷雞肉講的不是一道菜
  今年34歲的博士生孫靈霞是一名高校老師,目前在陝西師範大學讀在職博士研究生,她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動物資源開發和利用。這幾天正忙著博士論文的答辯,對於自己的論文在網絡走紅,她感到很驚訝,“我沒有想到論文受到大家的關註,出乎意料。”
  八角茴香、滷雞肉這兩樣食材放在一起很容易被人聯想到烹飪。孫靈霞笑著對西部網記者解釋說:“這和完全意義上的烹飪有一定的區別,烹飪更註重技藝技巧,我們這個主要是做科學研究。”她說,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動物資源開發與利用,人們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都來自動物,動物肉類的處理也是自己專業的一部分。
  “這篇論文講的不是一道菜,而是研究傳統的醬滷肉製品。”她說,醬滷肉製品色香味俱全現在很受大家的喜愛,並且相對於快餐類肉製品是非常安全的,我們做這個課題主要研究香料對肉類製品風味的影響,讓風味實現可控,產品質量達到一致性和穩定性,以便讓傳統肉製品走上規模化工業生產。
  “滷煮是中國特色食品”
  “我們主要想把傳統肉製品做大,傳統肉製品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廣受人們的喜歡,滷煮的歷史很悠久,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她說,肉夾饃裡面用的臘汁肉也屬於滷煮的一種,河南的道口燒雞是非常典型的傳統滷禽類製品,也是中國的四大名雞之一,還有安徽的符離集燒雞,東北的溝幫子熏雞,各個地方都有自己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滷製品。
  孫靈霞介紹說,滷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早,在原始時代沒有食鹽沒有調味,人們沒有註意到可以用調料調節食物的風味,只是簡單的火源加熱,後來人們對飲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就加入一些外源的東西比如調味品,來增強或者改善食物的味道。
  實驗沒有用整雞 選用了雞大腿
  那麼一篇八萬字的博士論文究竟要用多少雞肉做實驗才能完成呢?孫靈霞告訴西部網的記者,自己做實驗沒有用整雞,只是用了雞大腿,數量很大,不過究竟用了多少,自己已經記不清了。而選擇八角茴香,也只是因為覺得八角茴香是人們日常生活比較常用的香料大料,比較經濟實惠,不管是燉煮雞肉或者排骨,都會用到八角茴香,沒有特別的選。
  “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有效,我們固定選用了廣西產的八角茴香,雞大腿則是由河南的一家企業固定提供。”她說,做實驗時將雞腿滷煮,然後在固定的小區域取樣,再通過電子儀器來檢測產生風味的物質含量變化情況。“滷煮後的雞腿是可以吃的,但我們很少吃。”她笑著說,“現在這塊的研究還比較少,所以就先用了這一種香料來做研究,後面還會研究別的香料對肉類的影響。”
  八萬字的論文就為研究風味可控
  孫靈霞說,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香料對傳統肉製品風味到底有什麼影響,我們想把這塊做起來,八萬字的論文就講了八角茴香(簡稱八角)這一種大料對滷雞肉風味的影響,這隻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研究,我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就是要走上應用。
  “傳統肉製品使用的傳統工藝有一定的弊端,很多都是手工作坊的生產,工藝質量穩定性差,不能很好的保證品質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包括風味的一致性。”她說,風味是比較難控制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進入工業規模化生產的時候就很難做到和原始品質風味保持一致,這也是目前傳統肉製品在工業化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難題,也是重點需要攻剋的重點問題。
  她表示,論文主要講了加入八角茴香和沒有加入八角茴香的滷雞肉到底有什麼區別,通過這種對比來瞭解風味在滷煮過程中有什麼影響,風味是如何形成的,瞭解滷煮的溫度、火力、加熱時間,讓風味達到可控,對於後面的風味的調控和控制才能起到指導作用。
  “答辯的時候,導師組的老師提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實際應用的問題提的比較多。”她說,這也是我們一開始的切入點,我們計劃花很長的時間把這一塊做起來,通過研究使得工業化生產的風味儘量達到傳統的味道,並實現穩定。(記者 熊惠玲)
  (2014-12-03 07:25:14)
  
  【延伸閱讀】清華博士甘當一線電工 網友:典型的大材小用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謝邦鵬在工作中。張銳楠攝
  “我喜歡在一線工作,那裡有我成長所需要的土壤。” —謝邦鵬
  謝邦鵬如今所從事的工作,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大材小用。這個本科、碩士、博士3個教育階段均與清華大學捆綁在一起的青年才俊,如今不過是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浦東供電公司運檢部下,變(配)電二次運檢一班的小班長。
  與他同一年從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走出來的同學,有的出國深造,有的進入電力相關科研院所做研究,有的到高校當起了教師,還有的早已在福建、廣東等地的電力系統內走上管理崗位。而同樣出身“名門”的謝邦鵬,卻老老實實地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驗收設備、檢修設備、排除電力故障、改造老舊設備。
  從2008年博士畢業至今,他已經在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繼電保護班組的最前線幹了整整6年。直到最近,他的故事被上海媒體挖掘出來。
  新聞一經傳播,有網友評論這是“典型的大材小用”。但實際上,中國青年報記者經採訪發現,在生產一線從業的經歷或許正是“高大上”的工科博士們亟須補上的一門實踐課。
  到一線去,怎麼就成了“另類選擇”
  很多人不理解,一個讀了20多年書的高才生,為什麼會在畢業後選擇去一線,而且一待就是6年;謝邦鵬其實也不理解,一個電力相關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到電力工程的基層去把理論轉化為實踐,究竟有什麼好奇怪的?
  實際上,在攻讀博士階段,謝邦鵬就已經想好,要盡可能把理論應用於實踐。他的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力系統泰斗級學者盧強也是這麼認為。
  與大多數人印象中“天天悶頭搞學術”不同,謝邦鵬的博士生經歷,並沒人們想象中那麼枯燥。導師盧強擅長電力系統控制理論研究以及智能調度系統研究,老師的研究本身,就是與電力系統的需求和現實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的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地的電力系統中。
  謝邦鵬在讀博期間就跟著老師到上海做項目,選擇上海、選擇一線,遠不是常人口中所說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那種無可奈何。除了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聘用合同,謝邦鵬還收到過國網公司總部和老家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的Offer。如果選擇去另外兩家公司,他很有可能在研究部門專門做研究,也有可能成為某個部門的小頭頭,但他卻決定去上海。
  “我喜歡在一線工作,那裡有我成長所需要的土壤。”對這個本科、碩士、博士都在清華念的“三清”博士而言,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博士,需要補什麼課、在哪裡可以補上這門課,“實踐要多一些,越多越好”。
  他的決定,也得到了導師、中科院院士盧強的認同。在一次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內部舉辦的大會上,盧強以現場錄音的形式,力挺已經從自己手下畢業多年的謝邦鵬,“我支持並贊成具有高等學歷之才俊,厲行於生產一線,使所學理論知識運用於生產實際,這不僅不是輕用人才,反而是歷練和造就能擔當未來大任的精英之正道。”
  老先生的意思很明確,成為能擔當大任的精英,需要生產一線的經歷,哪怕你是傳說中的“清華博士”、“院士門生”。
  博士到一線,一樣變“菜鳥”
  事實證明,“到一線去”的決定是對的。在變(配)電二次運檢一班,初來乍到的清華博士,雖然成了吃癟的“菜鳥”,卻收穫了難得的“讀懂一線生產”的機會。
  2009年年初,謝邦鵬第一次跟著所在班組的老師傅到一線工作時,全程“傻站”在一旁。這些操作性極強的工作,直接把這個滿腦子裝著創新理論和知識的博士生打懵了,“什麼工作都搭不上手”。
  但在一線待了6年以後,這個博士顯然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謝邦鵬所在的變(配)電二次運檢一班,聽上去沒什麼特別,實際上在浦東地區的供電保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個班組的管轄區域包括上海自貿區、迪斯尼園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浦東國際機場等重要地區。一個小小的設備故障,如果處理不當、設備動作不正確,都有可能造成大面積停電,影響居民生活、企業生產。
  謝邦鵬總是隨身帶著一本皺巴巴的筆記本,在這個本子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他每天要乾的事和工作要點。這樣的本子,謝邦鵬有20多本。早些年時,主要記錄各種專業知識、操作規程、使用說明書、簡易圖紙等內容;最近一年多,他逐漸參與到一些工程和部門事務管理的工作中,記錄最多的,是每天的工作、會議,等等。
  他從不諱言自己就是一個“學霸”。各種繁瑣的說明書、複雜的工作流程圖他總能很快記住,並將這些所學及時運用到一線生產中。剛進班組那會兒,因為缺乏實踐經驗,他總是主動向班長“要活乾”,單位規定下午5點下班,他經常主動加班到晚上七八點,很快他就成了班組裡的“勞模”—擰螺絲最多、接線頭最多、看圖紙最多、做筆記最多。
  這些是任何博士階段的學習內容都無法替代的。
  有實踐經驗的“博士”,才能大行其道
  在一線工作時間長了,謝邦鵬開始展現出“高技能人才”的水準來了。他終於有了“高大上”的機會,只不過,所有這些“高大上”的研究、創新,主要都來自最一線、最基層。最近3年,他主導或以主要參與者身份完成了27項具有專利的小發明;5年時間,發表中英文論文8篇。
  儘管在公司及班組管理領域、變配電設備研究領域、和一線實踐操作領域等他都有創新發明的實例,但最令他自豪的不是那些“高大上”的大項目,而是幾個對一線工作有幫助的小發明、小革新,“能廣泛用在一線的設計發明,才是真正有用、有生命力的設計發明”。
  生產一線,電力系統的工人師傅調換電磁繼電器,過去總會發些牢騷,因為螺絲的“腿”太長,用鉗子擰非常麻煩,費時又費力,也買不到現成的工具。謝邦鵬發現後,帶領身邊的幾個小伙伴,利用業餘時間做了新設計,開發出一套電氣化組合式裝卸工具。這套量身定製的工具,解決了一線工人實際工作中存在多年的麻煩,拆一套設備能節約近1小時。
  電力系統在供電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線損”。如果監測到“線損”大了,公司就要派人去檢查、維護,以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偷電等情況,輓回供電損失。但在以往,這個“大”究竟是多“大”,並沒有一個科學的標準,一般都是靠工作人員“毛估”。
  這時,謝邦鵬的專業派上了用場。他的博士論文就是關於“電力系統優化控制”的。線損問題其實也有共通之處。每一條電線都有線損,但供電公司人力有限、成本有限,他想算一算,究竟線損達到多大值後,派人去維修是較划算的。他作出了一套估算工程式,套用這套公式可算出最合理的線損臨界值。
  此外,他還和同事設計了“遙控投退重合閘”系統,免去了一線人員頻繁到現場“投入、退出”重合閘的麻煩。最近,他作為公司骨幹,參與到國電總公司課題《大型城市電網高可靠供電模式與故障應對關鍵技術研究》中,負責搶修一體化、配電自動化、帶電作業、微網運行檢修等方面的研究。
  實際上,在一線,謝邦鵬從未有過“大材小用”的感覺,相反,正是一線工作的經歷,給了他更多、更實際的施展才華的機會。
  記者瞭解到,在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如今每一名剛進公司的新人,不論是不是高學歷或研究型人士,都要求先到電力一線鍛煉。活躍在電力運行、維護一線的青年大多是本科及以上學歷者,結合自身興趣和公司發展需要,他們未來可朝著行政管理、技術能手、專家領軍等多個方向發展。(記者 王燁捷)
  (2014-11-24 09:28: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l14dlxeg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